隨著中美雙方互相加征關稅,半年多來通過協商解決分歧的勢頭似乎在逆轉。從貿易摩擦到貿易戰,雖然只是稱呼的差別,但反映了這場貿易爭端的性質悄然發生變化。中美貿易戰是經濟戰,不是軍事戰,考驗的是雙方戰略迂回和進行合作的能力。就像拳擊臺上的兩個拳手過招,逼入墻角的時候,一方的優勢會激發另一方絕地反擊的勇氣。
在當前貿易戰的氣氛之下,升級貿易戰的趨勢比較明顯,尤其是美國一方。一是特朗普式的“交易藝術”,在處于形勢比較好的時候,提高要價,進行威脅。二是美國國內的選舉氣氛越來越濃,中國議題正在成為美國選舉政治中最重要的外交議題。在選舉動員中,口號滿天飛,參眾兩院的民主黨領袖批評特朗普對中國不夠強硬,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也大抵如此。三是美國對華政策的驅動力在發生變化,從商業利益的追求開始向意識形態轉變。農業是受貿易戰影響最為明顯的行業,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我們的農民是偉大的愛國者,將成為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特朗普競選團隊的媒體主任蒂姆?穆爾托在一份聲明中說:“農民是愛國的,并且明白有人必須最終要求中國負責……農民理解這場戰爭的長期性。”
中美貿易戰也刺激了中國國內“反美”的情緒,甚至勾起了“抗美援朝”的歷史回憶。不過,當前中美關系的性質不同于“冷戰”期間的陣營對壘。上世紀中葉,中美對抗了20余年。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如鄧小平所言,發展中美關系是從全球戰略進行考量的。中美建交40年來,雙邊關系的性質、結構與議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您已閱讀33%(638字),剩余67%(127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