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際歌劇獎(The International Opera Awards)頒獎典禮4月29日在英國倫敦舉行。北京國際音樂節(Beijing Music Festival)藝術總監、青年導演鄒爽入圍本屆新藝術家獎,也是國際歌劇獎有史以來首位入圍的中國導演。鄒爽在接受FT中文網獨家專訪時談到獲提名的感受和特別意義、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中國創造”和跨界理念,以及對古典音樂在中國發展的希望。
英國慈善家哈里?海曼(Harry Hyman)在2012年創建的國際歌劇獎是一個旨在全球化平臺和視野下推動歌劇事業發展的年度獎項,涵蓋卓有成就的歌劇演出、歌唱家、導演、舞臺設計以及為歌劇教育和推廣做出貢獻的組織和藝術家。國際歌劇獎不僅是歌劇發展的風向標,同時也為發掘歌劇新秀有巨大貢獻。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自幼留學英國,畢業于倫敦政經學院(LSE)、倫敦大學學院(UCL)和倫敦電影學院(London Film School),此后曾在歐洲參與過歌劇《蝴蝶夫人》、《茶花女》等經典劇目的制作。她在2016年正式加入北京國際音樂節,任聯合節目總監,導演、制作了一些系列新銳劇目,從去年開始出任音樂節的藝術總監。多年的留英經歷、專業培訓以及豐富的業內經驗賦予鄒爽深厚的職業素養和開放的跨文化視角。
您已閱讀12%(545字),剩余88%(41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