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及一季度中國經濟“好于預期、開局良好”,而且沒有再次提及“六個穩”,引起市場廣泛關注,部分分析人士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傳遞了政策調整的信號。就在市場就此糾結之際,央行新任貨政司司長孫國峰在國新辦例行吹風會上做出澄清,就貨幣政策立場做出表態,認為“穩健貨幣政策總體上力度得當、松緊適度,原來并沒有放松,現在也談不上收緊。
很明顯,央行的表態是對近期政策轉向擔憂的回應,目的是降低市場對政策拐點的擔心。 而本周一央行開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舉措,似乎又讓市場嗅到了一絲寬松的氣味。宏觀政策立場是緊是松,未來將如何演進,已經成為困擾投資者的最大難題,并導致 A股市場近期呈現承壓下跌的態勢。
通常而言,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全過程可以分為 “政策宣告、政策執行、政策起效、政策調整” 四個階段,當政策進入下一個階段時,上一階段的影響依然存在,因此在某一特定時期,我們看到的是兩個階段的并存。 例如,去年下半年中央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并且疊加外部環境變差的情況下,中央首次提出了“六個穩”作為開啟穩增長政策的“政策宣告”。之后,我們看到在執行層面,貨幣財政政策以及產業政策等方面全方位跟進。所以在這個時期,我們看到的是“政策宣告 + 政策執行”的同步推進。今年年初以來各項宏觀領先指標開始改善,一季度GDP增速與去年四季度持平于6.4%,反映實體經濟已經開始企穩,下行壓力開始有所緩解,這說明政策周期已經正式步入“政策起效”。這個時期內會逐步脫離“政策宣告” ,而進入“政策執行 + 政策起效”。而脫離“政策宣告”具體表現為穩增長調門降低,最近這次政治局會議上沒有再次濃墨重彩的強調“六個穩”就應該從這個角度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