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于1903年的羅德獎學金,依照英國礦產業大亨西塞爾?羅德的遺囑而設立,希望通過教育來黏合世界,減少強國間的沖突,發展至今,已是最負盛名的國際獎學金項目之一,眾多科學界、政界、商界等領袖都曾是它的獲得者。獎學金每年從全球超過24個國家和地區選出共100名學生,獲獎者被稱為“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s),將獲得全額獎學金前往牛津大學深造,并可終生作為羅德共同體(Rhodes Community)的一員,參與其組織的各種活動。
2015年,羅德獎學金項目第一次從中國大陸選拔出四位羅德學者。截至目前,已有16位中國學者負笈牛津,在國際法、政治學、基因學、戲劇等多個領域深造。中國大陸是羅德獎學金在地區拓展計劃中較新覆蓋到的地區,因此中國學者的隊伍還不算壯大,羅德基金會表示,其愿景是到2028年每年迎來8位中國學者。
柯理思(Elizabeth Kiss)博士于2018年8月起擔任羅德基金會首席執行官一職,是首位擔任此職位的女性(題圖右二)。她于今年到訪中國期間,接受FT中文網的專訪,聊了聊羅德獎學金的前前后后,以及更宏大的教育議題。
您已閱讀11%(476字),剩余89%(394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