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開始對意大利展開國事訪問之際,我國準備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以支持北京方面的“一帶一路”投資計劃。圍繞意大利政府行動的公共辯論非常激烈,各方對羅馬方面此舉提出很多批評。讓我們看一下數字和事實。在歐盟大國中,意大利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最少,2018年對華僅出口130億歐元商品。法國對華出口高出58%,而德國對華出口是意大利的7倍。
在過去15年里,英國吸引了來自中國的900億歐元外國直接投資(FDI),德國吸引了450億歐元,而意大利只吸引了220億歐元。對于創造更多新就業崗位的綠地項目,相關統計數據甚至更為懸殊。英國《金融時報》旗下數據服務機構fDi Markets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英國創造了3.5萬個就業崗位,在德國創造了2萬個就業崗位,但在意大利僅創造了3000個多一點的就業崗位。然而意大利已在中國投資200億歐元,創造大約7.5萬個就業崗位。這是因為中國公司主要收購現有企業,而意大利公司主要投資于綠地項目。
在中國對外投資地圖上,歐洲的港口星羅棋布,包括比雷埃夫斯(Piraeus)、瓦倫西亞(Valencia)、馬賽(Marseille)、畢爾巴鄂(Bilbao)、勒阿弗爾(Le Havre)、鹿特丹(Rotterdam),還有馬耳他(Malta)。但唯一的意大利港口是瓦多利古雷(Vado Ligure)。最后,德國杜伊斯堡市(Duisburg)與中國緊密相連。換句話說,新絲綢之路已經延伸至歐洲。
您已閱讀43%(620字),剩余57%(8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