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從1988年在中國央視春晚以“大山”的角色亮相以來,加拿大人馬克?羅斯韋爾(Mark Rowswell)成了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明星,被譽為“白求恩大夫之后最受中國人喜愛的加拿大人”。30多年來,大山一直活躍于中加兩國民間文化交流,至今仍以單口喜劇演員的身份頻繁亮相于中國舞臺(大山自己的網站)。不久以前,大山在推特上自爆自己在高中時代做的一件錯事,并誠懇道歉,引發頗多討論與爭議。我們請他就此事為中國讀者們撰寫文章,希望大山的“現身說法”能夠幫助中國讀者了解“涂黑臉”這個現象在西方文化中特殊的歷史背景與爭議。
在加拿大和美國,2月是“黑人歷史月”,以紀念西方歷史上知名的非洲裔人士和與非裔群體歷史上重要的事件。近期我們也讀到了不少相關的新聞:從美國弗吉尼亞州長拉爾夫?諾瑟姆(Ralph Northam),到歌星凱蒂?佩里(Katy Perry)的同名時裝品牌,還有奢侈品牌古馳(Gucci),都惹上了與“涂黑臉”相關的爭議。對中國觀眾來說,大家可能還記得去年央視(CCTV)春晚上也有“涂黑臉”扮黑人的小品,在中國內外也曾引起激烈討論。
看上去,很多人仍然搞不清楚“涂黑臉”作為一種行為、一種形象,究竟錯在哪、為何引發廣泛批評。不瞞大家說,我也有這樣的“黑歷史”。30多年前,我曾經做過一次“涂黑臉”表演。我們當年做錯了。我為此誠懇道歉。下面,我來解釋為什么。
您已閱讀26%(584字),剩余74%(166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