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人的新年決心:不要再討論假新聞了。或許我們剛一開始討論這件事的時候就應該馬上停下。根據谷歌趨勢(Google Trends)的數據,那是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后那周,這表明,這種興趣是由震驚之下尋求解釋的人們推動的。假新聞并非唯一的替罪羊,但它曾經是、也仍然是頗受歡迎的一個。它甚至入選《柯林斯詞典》(Collins Dictionary)的2017年度詞匯(Word of the Year)。然而,這個詞早已不再有用,原因有下面5個。
首先,假新聞沒有任何意義,更準確地說,對于不同的人而言,它有著多到令人眼花繚亂的不同意義。路透新聞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展開的焦點小組研究顯示,人們把各種不同的事情歸為“假新聞”,包括煩人的彈出廣告、發表誤導性言論的政客以及帶有政治偏見的報紙。
這些都不符合假新聞的原始定義,至少不符合我所理解的假新聞的原始定義,即編造故事以獲得廣告點擊量、或偽裝為真新聞的報道。最著名的例子是羅馬教皇(Pope)被“報道”支持特朗普競選總統。
您已閱讀29%(499字),剩余71%(123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