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人們曾對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滿懷真誠的希望。2012年,在一家日本政府支持的基金出資20億美元的支持下,索尼(Sony)、東芝(Toshiba)和日立(Hitachi)的小屏幕設備工程師兵合一處,打造出蘋果公司(Apple) iPhone顯示屏的這一關鍵供應商。僅僅兩年后,已實現盈利并在全球智能手機屏幕市場占據最大份額的日本顯示器公司,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融入資金31億美元。對于日本經濟產業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來說,舉國產業體制(all-Japan)的解決方案能夠奏效,這是一個勝利的時刻。
但這差不多就是這個成功故事的結局了,同時也是另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的開始——這樣一家日本公司在政府壓力和低成本地區對手的競爭下舉步維艱。日本顯示器公司的財務狀況嚴重惡化,目前正就接受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公司的少數股權投資一事進行談判。
在2014年3月IPO時,該公司的發行價定為900日元(合8.22美元),目前其股價已跌至76日元。過去4年,該公司一直沒有盈利。該公司最近警告稱,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美中貿易戰的影響表明,該公司今年也將繼續虧損。在此期間,前后有3位首席執行官嘗試引領公司扭虧為盈,但均未成功。
您已閱讀32%(551字),剩余68%(116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