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城一個寒冷的冬日早上,六十歲的勁松五區居民李敏提著一袋自己在家挑揀好的廚余垃圾走到300米外社區另一頭的“綠馨小屋”。在那里,工作人員對廚余垃圾稱重后,李敏的專門賬戶里計入了相應的積分。每兩天去投放一次廚余垃圾成了李敏這大半年來必做的一件事。這個習慣也帶來了實際的好處,她拿出一個寫著“首創智慧綠卡”的小磁卡說,“這個垃圾分類不白做,我已經積了有四五百分了,手紙、洗衣粉,還有抱枕,換了好多東西。”
“綠馨小屋”是勁松街道與北京首創智慧環衛發展有限公司、中環創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在勁松五區設立了一年多的廚余垃圾投放點,通過積分獎勵的方式激勵居民對垃圾進行干濕分離。居民可用積分在“綠馨小屋”和工作人員換取生活用品。
2017年發改委、住建部發布《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后,中國城市再次開始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2018年11月初習近平主席在上海虹口區考察時的一句話,讓垃圾分類重新成為中國城市管理的熱點議題。
您已閱讀15%(433字),剩余85%(254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