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基本上是健康的,他還不知道什么會導致他的死亡。如果不清楚什么會導致下一次衰退,一場經濟復蘇就是健康的。參照這個標準,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復蘇雖然緩慢得令人失望,但這場復蘇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是健康的。
這一點現在可說不準。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有句妙語:股票市場預測到了之前五次經濟衰退中的九次。它告誡人們不要對股票市場的近期走勢反應過度。但如今信用利差大幅擴大,大宗商品價格走軟,投資者開始要求短期美國債券的收益率高于更長期限的債券。與股票市場不同,從歷史上看,“收益率曲線倒掛”在預測衰退時通常不會出錯。對金融市場的總體判斷是,未來兩年發生衰退的可能性比不發生衰退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實際經濟指標也表明形勢很是堪憂。過去幾個月,中國的幾乎所有指標都低于預期。北京當局現在認為,如果要可信地報告中國經濟達到了增長目標,就有必要采取刺激措施。對經濟預測的修訂往往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朝著同一個方向調整,因為預測者要逐漸適應新出現的現實。這種趨勢在中國尤其明顯,因為經濟統計數據在政治上極其敏感。
您已閱讀33%(480字),剩余67%(97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