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8年以來,為了提高對艾滋病的正確認識和消除其相關的歧視與污名化,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每年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三十年之后的今天,我們取得了不少進步,但要完成世界艾滋病日預設的使命,我們還需要共同努力。
1982年,第一次有記者向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提出關于艾滋病嚴重蔓延的問題,新聞秘書沒有直接作答,而是說了一句雙關語:“艾滋???” 他裝作翻了翻他的筆記,說道,“我可沒有。你呢?”(意即他沒有相關的筆記,他自己也沒有得艾滋?。?。除了提問的記者,很多參會者都爆發(fā)出大笑。對他們來說,艾滋病 (那時候被稱為“男同性戀的瘟疫”)很遙遠,是一個邊緣群體的問題,不值得他們關注,但是可以用來搞笑取樂。
就在他們開玩笑的同時,感染艾滋病的人數正在上升。幾年內,死亡人數很快從幾百升到幾千,從幾千升到上萬,但是保守派的里根總統(tǒng)在公眾面前仍然忌諱“艾滋病”這個詞語。因為最高領導的忽視,政府公共衛(wèi)生體系不僅沒有采取有效的行動,也沒有傳播防艾信息,導致情況繼續(xù)惡化。同性戀群體中的控艾倡導者發(fā)起了一系列運動,其標語為:“沉默等于死亡”。
您已閱讀21%(460字),剩余79%(170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xù)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