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從現在到明年3年英國退歐的事情將會如何發展。英國和歐盟可能無法達成協議,特里薩?梅(Theresa May)也許會下臺,杰里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或許會當選英國首相,英國可能會推遲退歐,或許還會舉行第二次公投。正如阿迪達斯(Adidas)廣告語所說的那樣:“沒有不可能(Impossible is nothing)。”只有當你展望更加遙遠的未來時,事情才會變得比較清晰。我最近在采訪英國及歐洲大陸的很多退歐參與者,并得出結論,目前各方沒完沒了辯論的兩種情景——英國在無協議情況下退歐,或舉行第二次公投取消退歐——幾乎都不可想象。即便在短時間內無協議退歐,或者舉行第二次公投,也都不會持久。長遠來看,最有可能的結局是名義退歐(Brino),也就是很軟的退歐。
我們先來討論一下無協議退歐的可能性。很多退歐派人士會樂見這一結局:回到想象中的1940年(除去納粹德國空軍的轟炸)。最近的民調顯示,約有三分之一的英國人支持無協議退歐——大約兩倍于支持談判達成協議的英國人。來自退歐陣營埃塞克斯郡(Essex)的保守黨退歐派議員普里蒂?帕特爾(Priti Patel)整個夏季休會期都在挨家挨戶走訪當地選民,她告訴我:“我聽到了很多強烈表態。”她所在選區的選民認為,政府應該勇敢面對布魯塞爾。他們認為,針對無協議退歐的可行性而儲存食物和藥品,是不可取的軟弱表現。帕特爾大體上同意他們的看法:“關于無協議退歐的倒退言論,帶來了一些荒謬的末日論情景。”支持退歐的退休人士尤其樂意挺過無協議退歐帶來的經濟打擊。
問題是大多數英國人不會樂意。自3月下旬以來的所有民調結果顯示,眼下略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英國應該留在歐盟內。很可能還有另外15%到20%的英國人不愿承受英國退歐帶來的痛苦,因此如果出現食物和藥品短缺、排隊過境、航班停飛等情況,三分之二的英國人會憤怒不已。很多選民會責備布魯塞爾,但他們也會怪罪保守黨——可能抱怨數十年。工黨政府在執政期間曾遭遇罷工不斷的1978/79年“不滿的冬天”,之后該黨在野長達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