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量化投資近幾年在中國引發熱議,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其含義?為此,FT中文網推出“量化投資趣談”系列文章,也歡迎廣大讀者參與討論和交流。編輯事宜請聯絡tao.feng@ftchinese.com。
眾所周知的一個金融常識是,在大類資產之間,比如債券和股票之間,存在明顯的低風險對應(預期)低回報,高風險對應(預期)高回報的現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任何一個資產的內部,更常見的情形卻是低風險對應(預期)高回報,高風險對應(預期)低回報。
我在2015年離開香港大學金融系加入諾亞控股時,感覺很有必要向中國投資人傳播量化投資的理念,于是在FT中文網開始寫作“量化投資趣談”系列,其中的《低風險股票回報更低還是更高?》和《量化策略中的龜兔賽跑哲學》兩篇文章不僅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也為我帶來了一個翻譯的機會。荷蘭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荷寶投資管理集團的基金經理范弗利特博士出版了《低風險高回報:一個引人注目的投資悖論》的英文版和德文版,希望我把這本書翻譯成中文版。我當時就建議他研究一下低波動率策略是否在中國有效。
您已閱讀14%(460字),剩余86%(293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