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改革開放至今40年,中國農村雖然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它并沒有和國家整體或城市同步發展,其所面臨的問題仍舊是系統性和全域性的,這是否證明中國農村的改革真的失敗了嗎?對此,FT中文網推出“中國農村改革”系列文章。本文是該系列文章第一篇。編輯事宜請聯絡tao.feng@ftchinese.com。
在中共當前一系列亟待完成的重大歷史使命的“執政清單”中,恐怕沒有什么比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更急迫、更重大的了。
目前,距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全面的倒數階段,但要真正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似乎還有相當一部分難以如期完成的指標(如被視為全面小康指標中含金量最高的住房小康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推算,到2020年全國城鎮就難以實現人均35平方米的全面小康指標)。這其中公認的最大的短板和弱項,無疑是中國的農村。如果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其他方面所面臨的問題,更多的還是某個單項性和個別的,那么中國農村所面臨的問題則更多是系統性甚至是全域性的。
您已閱讀8%(446字),剩余92%(520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