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繁榮依賴于其開放的經濟。去年,外國直接投資(FDI)創造了7.6萬個就業崗位,英國仍然是歐洲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但這種開放的聲譽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西方民主國家的經濟民族主義正在上升。對不受限制的國際資本主義的強烈反對仍在繼續,助長了左右翼的民粹主義。此外還有有時被視為解放時刻的英國退歐。實際上,它帶來了一個國家閉關自守的風險。
這就是英國政府發表關于“國家安全和投資”的白皮書的背景。自從兩年前上臺以來,特里薩?梅(Theresa May)一直透露出希望對外資收購交易進行更深入審查的意思。出于國家安全理由,梅特別質疑中國對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電站的投資。然而,該交易在意外延遲之后最終獲批。英國政府目前需要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既要保持英國對企業的開放,同時又要解決安全憂慮。
對于未來的收購交易,英國商務大臣格雷格?克拉克(Greg Clark,文首圖)提出了更嚴格的新規定。他宣布將強化《2002年企業法》(2002 Enterprise Act)以解決政府認為的國家安全風險加劇的問題。如果交易撮合者認為交易會構成安全風險,他們將會通知政府。違反政府建議將構成刑事犯罪。
您已閱讀43%(504字),剩余57%(66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