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丟掉了中國? 1949年毛澤東贏得中國內戰后,美國國內發出了這樣的吶喊。這是一個奇怪的問題。美國什么時候擁有過中國?不管奇怪與否,反正這一吶喊幫助共和黨人在1952年贏得了權力。它推動了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McCarthy)的崛起,此人的政治觀點與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有相似之處——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兩人都認為美國政府里凈是叛徒。麥卡錫當年的靶子是美國國務院;而特朗普瞄準的則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今天的問題是:誰丟掉了美國?是永久地丟掉了嗎?
除美國人外,當然沒人擁有美國。然而,對于西方人和其他許多人來說,美國代表著某種極具吸引力的東西,以至于讓它看起來似乎是“我們的”,它不僅是它自己自由和繁榮的保證人,還是無數他國人民的。我父親,一個在二戰前從奧地利來到英國的難民,對此堅信不疑。美國曾是民主的堡壘。它曾拯救歐洲,使其免于陷入納粹或共產主義的獨裁統治。作為一名記者和紀錄片制片人,我父親清楚美國犯過的錯誤。但美國曾經不是一個一般的大國,它是民主、自由和法治事業的化身。這讓他極度親美,而我繼承了這一態度。
在戰后世界,美國政策曾有四個誘人特質:它擁有吸引人的核心價值觀;它忠于共同擁護這些價值觀的盟友;它相信開放和競爭的市場;它以制度化的規則撐起了這些市場。這套系統始終是不完整、也不完美的。但它是一套高度原創、極具吸引力的管理世界的方法。對于那些認為人類必須超越其微小差異的人來說,這些價值觀是一個開始。
您已閱讀31%(626字),剩余69%(139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