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慶幸中美于5月19日達成的解決貿易爭端的聯合聲明之后不久,特朗普總統就宣布實施對中國約5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懲罰。這很令人驚愕。這固然與特朗普的另類個性有關,但也不是沒有一點兒原因?;仡^看一下這個聯合聲明。雖然在題目上讓人有特朗普又勝一局的印象,但仔細一看內容,卻讓人懷疑特朗普團隊的能力。在其中,除了中國承諾多買美國產品和服務外,只有一些原則性敘述。涉及美方對中國“不公平貿易”的指責(我在《為什么中美‘貿易戰’可以轉化為雙贏》一文中總結為四點),只提到了“中方將推進包括《專利法》在內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工作”,也與改善現狀相去甚遠。而其它三點,如政府補貼,網絡的數據自由流動,和進一步開放中國市場卻只字未提。這顯然是一個不太平衡的聯合聲明。
美方高度評價這次談判的中方代表劉鶴先生,稱他為“聰明人”(smart guy),“懂市場”(market guy)。也許正是劉的超常發揮,才達成了這樣一個明顯偏向一方的協議。然而,一個文字共識能否得到雙方的遵守,并不能靠一時的辯才,而要靠共識本身是否真正兼顧了雙方的價值和利益。當特朗普團隊發現聯合聲明強調的“顯著減少美方貿易赤字”,除了有些政治得分外,并沒有帶來“不公平貿易”實質性的改變時,他們的反悔就可預見。然而后來美方代表到中國的談判卻無功而返。這似乎說明,中方并不打算在美國視為關鍵的要點上做實質性妥協。也就是說,中方堅持政府補貼,限制網絡數據的自由流動,以及限制對中國市場的進入。取而代之的,是中方迅速對美方的關稅懲罰作了對等的反應。美方隨即將關稅懲罰名單擴大到了價值2000億美元。也就是說,正是因為雙方不能就這幾點公平貿易原則達成一致,才不惜開打貿易戰。
令人驚訝的是,雙方所使用的詞匯又是何其相似。特朗普說,他并不反對自由貿易,他所反對的是“不公平貿易”;而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說,要“維護和捍衛自由貿易體制”,并稱美國的作法是“不公平貿易”??磥?,盡管分歧很大,雙方都在言詞上遵守自由貿易的政治正確。這應是雙方的最大共識。這包含著這樣的認識,即自由貿易必然是規則公平的貿易;公平貿易才可能使自由貿易帶來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的結果。既然都主張公平的自由貿易,那么雙方的分歧究竟在哪?在這方面,中方并沒有提出“公平貿易”的具體原則是什么,而美方的四點指責則把公平貿易原則具體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