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的第一輪關稅將于本周五(7月6日)正式開征,中美貿易戰已是箭在弦上。未來的中美經濟到底會走向何方?對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格局會有哪些影響?
對于這些牽動人心的問題,日前諾獎經濟學家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在出席阿里巴巴羅漢堂活動期間表達了他的看法。薩金特教授認為,長期來看,他對全球化依然秉持樂觀態度,美國也是全球化和中美貿易的受益者。他向特朗普總統和所有對中美貿易話題感興趣的人推薦了一本新書《貿易的沖突,美國貿易政策歷史》(Clashing over Commerce: A History of US Trade Policy)。這本書探討了美國貿易政策的歷史和現狀,事實上美國并不是今天才變成保護主義,從建國開始,保護主義便和政治利益密切相關。在薩金特教授看來,了解保護主義對美國長期而重要的影響,有助于理解眼前貿易沖突。
繼成立達摩院網羅全球最頂級科學家之后,阿里巴巴日前宣布成立“羅漢堂”,邀請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的社會學領域的科學家們共同探討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議題。在6月27日舉行的諾獎經濟學家見面會上,兩位諾獎經濟學家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orm)和兩位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中國經濟學家魏尚進、王能共同出席,回答了大家關于中美貿易戰、人工智能前景、教育和醫療等眾多領域的熱點問題。
您已閱讀15%(607字),剩余85%(339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