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心里苦,但是別人不知道。這可能指的就是,中國華東某制造企業,其生產的用于紡織砑光機的圓筒,一周前被美國政府列入了首輪對中國進口產品的增加關稅清單,這意味著其美國客戶看到的價格,會比原來突增25%。這個交易還能不能做了? 可是,這個苦楚看樣子只有自己扛,因為這家企業出口的是零件(parts)產品,故而民眾及媒體的了解程度及曝光率都不高。在中美貿易戰中,類似這樣面向企業用戶的B2B產品,狀況是讓人捏把汗,卻難得有人疼。
對比海信電視,美國沃爾瑪的電視品牌供應商之一,它的一臺49英寸高清4K電視機售價220美元,對于沃爾瑪的中低收入顧客群,這個價格應該很有吸引力,但假如川普打算也對它加關稅, 25%之后就成275美元,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估計不由得會驚呼,怎么漲到這么貴! 但其實,相當一部分中低收入美國人,正是川普的選民,所以估計出于這層忌諱,目前來自中國的消費類電子產品,還未出現在美國加關稅名單中。面向終端消費者的B2C產品, 暫時安全。
這個對比體現了與B2C產品相比,B2B產品的“背景”屬性及低調的大眾曝光度特征。比如,當人們在為售價達3萬美元的Gucci鱷魚包嘖嘖稱贊時,很少有人知道或關心,皮包原料的提供商,是位于意大利北部的Caravel S.p.A,全球最大的鱷魚皮廠商。
您已閱讀8%(545字),剩余92%(657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