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不可測性讓善于理性分析的經濟學者們屢屢感到沮喪,讓奉行多邊主義的各國首腦、國際組織領袖倍感頭疼,甚至連特朗普同僚也往往因其出其不意而經常深感不安。自特朗普上任以來,一系列不按常理出牌攪亂了全球市場秩序,重塑了區域關系,如發動一場全球范圍內聲勢浩大的貿易戰,與傳統盟友關系降至冰點的同時,又與朝鮮談判取得重大進展,這些重大變化在一年前是難以預料的。
對特朗普的誤判似乎已不稀奇。早在特朗普上任之初,當時大部分分析認為,特朗普貿易保護的提法只是為了獲得選民支持而采取的策略性提法,是政治家為贏得選舉慣用的伎倆,上任之后大概率不會兌現。而對于中國的影響,起初大部分觀點也贊同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比對華抱有仇視態度的老牌政客希拉里出任更為有利,甚至在特朗普上任后的半年內,其對中國匯率操縱發難似有減輕,退出割裂中國市場的TPP和TTIP談判,越加讓人相信,特朗普既缺少執政經驗,又沒有對華集中火力,中國的處境并不值得擔憂,反而在美國獨斷專行的背景下,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會進一步提升。
然而,其后事態的發展否定了這樣的期待,美國將貿易大棒揮舞至全世界,令人始料未及。貿易戰在你來我往中持續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8日簽署命令,分別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征25%和10%的關稅。受此影響最大的美國傳統盟友,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已開啟反制。如歐盟成員國6月14日宣布支持針對美國價值28億歐元的進口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加拿大政府宣布將對總價值128億美元的進口美國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墨西哥宣布將對美國進口豬肉、蘋果和土豆征稅20%的關稅,對美國乳酪和波本威士忌征稅20-25%的關稅,鋼鐵制品也在清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