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萬美元,一件德?庫寧(Williem de Kooning)1975年的抽象畫作,露面不足兩小時即迅速售出——這是不久前結束的香港藝術周,在我每天步行超過十公里、奔襲穿梭于不同展覽間,所聽到或見到的數個市場神話之一。
3月27日,“香港巴塞爾”(Art Basel HK)貴賓預展當天,《無題XII》(Untitled XII)刷新了地區展史的最高單品紀錄。盡管代理該作品的萊維格瑞畫廊(Lévy Gorvy),在此后聲稱3500萬美元只是提供給藏家的報價,而非實際交割價格,但毋庸置疑的是,香港2018年度的首輪藝術周——始于前一晚揭幕的另一大型展會“藝術中環”(Art Central)——已徹底引燃亞洲當代藝術市場。
相比同期云集“香港巴塞爾”的一眾國際老牌畫廊——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代理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等數十位一線藝術家的高古軒畫廊(Gagosian);1993年創建、本屆主打杰夫?昆斯(Jeff Koons)大型雕塑并邀藝術家親自站臺的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帶來已故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婭遺作《細胞》(Cell, Louise Bourgeois)、擁有26年運營史的豪瑟沃斯畫廊(Hauser & Wirth)等——成立短短幾年的萊維格瑞可謂新貴,此番先聲奪人的籌碼,是兩位鼎鼎大名的合伙人:全球頂級藝術經紀人多米妮克?萊維(Dominique Lévy)和佳士得戰后及當代藝術部前主席兼國際主管布萊特?格瑞(Brett Gorvy),后者于2016年底離開了供職23年的拍賣行,雙方在紐約強強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