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已經虧了5000億美元的時候,你不會輸!”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本周早些時候的推文是對他貿易原則的一次簡潔總結:這一原則把經濟常識的缺乏與賭徒謬誤混合在一起。在制定對總計10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的計劃后,美國和中國現在似乎在進行一場要么翻倍、要么扯平的賭博:特朗普命令官員列出加征關稅的1000億美元產品清單,北京方面則宣布將要反擊。
然而,如果兩國都把各自的威脅付諸行動,歷史表明,雙方都會成為輸家——其后果不可預料,可能遠遠超出經濟層面。
最臭名昭著的自我毀滅型保護主義的例子是1930年的《司莫特-郝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該法案提高了美國對2萬多種商品的關稅。在加拿大和其他貿易伙伴實施報復之后,美國出口下降了逾60%。經濟學家對損害的嚴重程度意見不一,但毫無疑問,那些措施加劇了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不僅對貿易、對外交也產生了持久的影響——促使那些原本回避蘇聯的國家去構建聯系。
您已閱讀33%(446字),剩余67%(90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