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自從當選美國總統以來,高喊“美國優先”的口號,倡導貿易保護的單邊主義,2018年更是付諸實踐,連續祭出大招:先是對太陽能板和洗衣機進口征收高額保護性關稅;接著終裁決定對進口中國鋁箔征高額的“反傾銷反補貼”稅;三月份挑起了全球范圍的鋼鋁貿易戰,引起了巨大的國際反響和金融市場波動。近日特朗普又宣布擬對6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開征25%關稅,美中貿易大戰一觸即發。貿易戰陰霾籠罩,全球貿易復蘇勢頭會就此逆轉嗎?2017年全球貿易量價齊升的復蘇是否只是曇花一現?這恐怕是全球領導人和金融市場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問題。我們認為,盡管貿易戰陰云密布,但不足以逆轉全球商品貿易復蘇的趨勢,今年全球貿易大概率會在市場的膽戰心驚中繼續維持增長態勢。
首先回顧一下近幾年全球商品貿易的復蘇狀況。全球貿易在2015-2016兩年間陷入衰退,復蘇的拐點出現在2016年11月,貿易增速由負轉正。有意思的是,這個月也正是特朗普意外擊敗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的時候。由于英國退歐和特朗普當選,2017年年初時國際經濟也籠罩在一片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全球化陰云之下。但是2017年全球貿易名義增速是出乎預料的強勁,高達10.6%,不僅扭轉了過去兩年的負增長態勢,也是2012年以來的最高同比增速。在本輪貿易復蘇中,新興市場雖然份額低,但反彈更快,貢獻了一半的全球出口增長,與發達國家相當。同時,貿易價格和貿易量都實現快速增長。全球出口量增長率為4.4%,高于2016年的1.5%,同期出口價格增長了5.9%,遠高于2016年的負增長率4.5%。貿易量價齊升反映了全球經濟的真實需求在增加。
本輪貿易反彈的動力主要是全球經濟回暖。主要發達國家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增長較快。2017年美國GDP增速為2.3%,遠高于2016年的1.5%。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投資增長較快,進口需求增加。歐元區的GDP增長率2017年為2.3%,也顯著高于前年的1.8%。日本經濟消費投資改善,增長率從2016年的1.0%上升到2017年的1.7%。中國經濟2017年的表現也超出預期,全年增長率為6.9%,略高于前年的6.7%。全球經濟復蘇對國際貿易起著決定性作用,這一點對大宗商品貿易尤其明顯,需求強勁不僅使得大宗商品貿易量激增,更拉動價格快速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