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中國“兩會”上,養老并不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養老”的字數雖然比去年多了一倍多(14:6),但似乎并沒在“兩會”上形成特別的熱門的話題。倒是新華社在“兩會”期間發的一篇“養老不能靠政府”、呼吁“多支柱養老金體系助力破解全球養老難題”的文章,在社會引發眾多議論。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從當初的 “計劃生育好,國家來養老”,到“養老不能全靠政府”,政府是不是開始甩包袱了。
這也許多少反映了當今日趨老齡化的中國社會所面臨的養老問題的困境。而筆者提出的大力發展鄉村田園抱團養老的新路徑,恰恰為化解當今日益嚴重的中國養老問題,提供了一種既不需要依賴政府、又不增添子女負擔的新型養老模式。
在上篇文章(《鄉村振興,希望在城市中產階級》)中,筆者闡述了打通城市居民逆向流動到農村的政策體制、政府開辟城市養老退休人群到鄉村田園養老的“陽光大道”后,將會有大量的城里人到鄉村養老。讀者對這點的疑問不多。但是,真正能去鄉村加入田園抱團養老的人口總量究竟會有多大、能不能占到城市養老人群的三分之一、鄉村養老的市場潛力及人口總量能不能達到七八千萬,有人對此表示質疑。
您已閱讀8%(488字),剩余92%(541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