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隔15年又要有一位新的央行行長了。上周五,周小川主持了據信是他身為中國人民銀行(PBoC)行長的最后一個記者會。預計將在3月19日公布的繼任者必然肩負多重使命,包括控制信貸增長、吸引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金融市場、遏制影子銀行風險蔓延以及創建更可持續的匯率制度。
下一任央行行長不妨從周小川身上學習一些經驗,后者手上沒有太好的牌,卻非常巧妙地把握中國官僚體系,對政策的影響超出他的官位。與多數央行不同,中國央行并不獨立。利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和匯率管理制度的例常調整都需經過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官員一般都希望經濟中信貸充裕并且利率處在低水平,他們無意放權給央行。
然而周小川設法促成了一份銳意進取的金融改革議程,其中包括利率自由化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他運用國際專長,促進國際交流,為中國領導層框定狹窄的選擇面,把改革措施呈現為與其他現代發達金融體系接軌。通過推行看似平常無奇的有限改革,他最終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減弱了政府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制約。
您已閱讀35%(419字),剩余65%(77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