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設計周全的機構應該可以避免碰到糟糕領導人的可能,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這樣。遺憾的是,歐元區的情況不是這樣,下一輪高層任命的重要性超出其應有的程度。挑選在2019年11月接替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出任歐洲央行(ECB)行長的人選尤為重要。歐洲領導人很可能會搞砸——而且在不止一個方面搞砸。
他們不妨用一個“反事實觀察”來開始推選過程:如果當年任命比德拉吉更為墨守陳規的央行官員出任歐洲央行行長會怎樣?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是否會圍繞同樣的觀點和政策凝聚共識?我對此非常懷疑。
德拉吉最重要的貢獻并不是他在2012年承諾“不惜一切代價”結束這場危機的令人稱道的舉動。當時這一承諾非常重要,但是它從未被寫入法律。更重要的是在2015年3月開啟量化寬松,這甚至比2012年創建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或2014年啟動銀行業聯盟更為關鍵。
您已閱讀30%(395字),剩余70%(93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