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城市規模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人口數量,不僅僅是建成區面積或者是城市的范圍。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標準,城區常住人口超過一千萬的城市謂之超大城市,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謂之特大城市,一百萬以上是大城市。特大城市也稱為大都市。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特大城市的數量越來越多,當然,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特大城市的人口規模控制便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對這個問題我參加過多次討論,也做過一些研究,我認為未來的城市規模會越來越大,且趨勢很難扭轉。因為城鎮化水平是不斷提高的,城鎮化過程也是人口不斷聚集的過程。人類社會就是這樣,開始時為了生存分散居住,牧民逐水草而居,農民逐土地而居,工業化時代到來后,人們發現聚集起來會更好。聚集起來有很多好處,既有經濟性,即可以節約基礎設施的成本,還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提出大城市具有集聚經濟效應和規模經濟效應,從理論上證明了城市規模會越來越大。
城市會越來越大,這是一個趨勢。有一句話流傳很廣,城市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的公共投資能力便不斷增強,電力、通訊、公共交通、給排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路、鐵路、航空乃至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修建使城市四通八達,這是眾多企業所向往的,也是小城鎮和小城市難以相比的。企業的聚集使得大城市的財力更加雄厚,所以,大城市的公共服務比小城市和小城鎮更加完善。無論多么大的障礙也難以阻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們不可遏止地涌向大城市,所以,大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