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商界領袖和戰略家們一致認為,創新是在國內和全球市場取得成功的關鍵。各國政府正積極補進和制定國家創新戰略。隨著中國市場規模和全球影響力的擴大,全世界對于中國的創新形勢越來越興致高昂。有人依然認為,中國主要是在模仿甚或剽竊西方的技術。但果真如此嗎?筆者所在的美國舊金山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的新報告中,評估了中國的創新歷程,發現事實其實還更加曲折復雜。
首先要明確我們所說的創新是什么意思。創新基本上有兩種類型:變革型(transformative)和漸進型(incremental)。這大體就是發明與改進之間的區別。變革型創新通常以科學或深層的工程為基礎,能夠創造新的行業或瓦解舊的行業。漸進性創新可能會涉及復雜的工程,但通常基于對現有過程的改進。兩者皆能創造增長和價值。
當今中國的深度創新仍然滯后,但在漸進性(商業模式)創新方面表現突出。例如,在家用電器、太陽能電池板、電子商務等面向消費者的部門,它力量雄厚;然而在生物技術或商業航空和半導體設計等領域,它就比較薄弱了。
您已閱讀20%(436字),剩余80%(170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