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聯網公司總市值約為3.5萬億美元,其中美國公司約占6成,中國公司約占3成。在過去10年,成功實現以1000億美元市值上市的互聯網公司有兩家:Facebook和阿里巴巴。在營業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之后,小米將于今年IPO的消息如期而至。對小米的估值,煙霧彈一般的內部消息讓人眼花繚亂。
管理大師愛德華?戴明說:“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來說話。”小米給資本市場講的故事是“中國的蘋果”,那么我們來看一組蘋果和小米的財務數據。從價格來看,小米手機大約是蘋果的一半。從利潤來看,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小米手機的單臺利潤額為2美元,是蘋果151美元(1000元人民幣)的75分之一。平均而言,是華為、OPPO和Vivo的6分之一,他們的單臺利潤額分別為15美元的、14美元和13美元。也就是說,小米和蘋果是手機市場盈利坐標軸上的高低兩個極端。在這個意義上,小米絕對不是中國的蘋果。
手機已經是一片紅海。去年底,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披露其物聯網平臺聯網設備超過8500萬臺,日活設備超過1000萬臺,穩居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物聯網平臺。物聯網被譽為互聯網的終極形態,有人預言說它即將顛覆傳統生活方式和產業結構,未來的社會價值和產業價值不可估量。如此光鮮亮麗的概念,物聯網能撐起1000億美元的市值嗎?
您已閱讀13%(562字),剩余87%(369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