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用一個關鍵詞來回顧2017年全球資本市場的表現,我會選擇“低波動”三個字,大家可以更加通俗地理解為“低風險”。
2017年資本市場最特殊的表現就是:全球的股票、債券、商品和外匯市場的波動率從2016年大幅度下降,其中美國,歐洲,日本,新興市場股票市場的波動率,無論從實際波動率,或者用恐慌指數來衡量的預期未來波動率,以及年內大盤指數回撤的幅度,都創下了30多年以來的歷史新低(美國股市這幾個指標更是創下了1926年有詳細日度數據以來的新低)。相應地,這些市場的股票指數不斷創下新高。例如,美國道瓊斯指數創出了超過70次歷史收盤新高,累計漲幅超25%;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和香港的恒生指數的漲幅分別超過了40%和30%。要知道過去30多年全球股票市場也經歷了幾輪牛市,在牛市中波動率通常比較低,但低到2017年這個程度是超出大多數人的預期的。很可惜,大部分中國投資人錯過了今年全球股票大牛市。
在年初,很多人就深信2017年會是一個金融危機爆發年,因為他們被誤導,相信什么“金融危機十年輪回說”,或者更具體的以7結尾的年份會爆發金融危機的謬論。事實上, 1987年,1997年和2007年的三次金融危機,發生的背景和導火索完全沒有共同性,并不能告訴投資人2017年會發生什么。我在2017年9月在喜馬拉雅FM開始《投資必修課》,就是想幫助大家正確地掌握投資基礎知識,而不被荒謬的觀點所誤導。值得一提的是,這么課程的核心內容和201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行為經濟和金融學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