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登山者,在攀登被人遺忘的高峰時也可能會暈頭轉向。周三,香港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在3萬點上方收盤,這是2007年以來未見水平。日本日經225指數(Nikkei 225)已經回升至1997年亞洲危機之前水平。韓國的基準股指也在刷新紀錄。要評估這些漲勢是否可持續,不妨看一看是什么因素在驅動著它們。
香港股市今年迄今40%的飆漲,有三分之一要歸功于一只股票:即時信息和游戲集團騰訊(Tencent)。類似地,正在銷售創紀錄數量存儲芯片的三星(Samsung)主導著韓國股指。日本股市既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也受益于該國央行的寬松計劃。日本的東證指數(Topix)更為平衡,但由金融股引領——與其他亞洲股指形成反差的是,東證指數可能受益于美國利率走高。
基于過度集中和流動性萎縮的上漲行情往往會失去后勁。香港似乎沒有什么流動性萎縮的前景。高盛(Goldman Sachs)估計,今年流入這個特別行政區的950億美元中,五分之二來自中國內地??紤]到港元匯率盯住美元,以港元計值的資產為人民幣投資者提供天然的匯率對沖。2014年起先后開通的滬港通和深港通機制,為這類資金流動提供了便利;內地金融監管機構對境內購房者和高風險固定收益產品采取的行動,只會促使更多資金通過這些機制流向香港。
您已閱讀72%(552字),剩余28%(21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