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律師劉鋼收藏品味的好奇與探究,緣于他給我發的一條短信:“你認識葛宇路嗎?”
葛宇路,一位剛從中央美院碩士畢業的湖北籍藝術生,兩年前曾將印有自己名字的路牌貼在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的一條無名小道上,以探索他與一座陌生城市的關聯,卻意外地被百度、高德等電子地圖收錄為正式路名,并堂而皇之地進入民政區劃地名公共服務系統。隨著今年夏天畢業展覽的曝光,這件實驗藝術作品成為輿論焦點,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和交通管理部門旋即做出回應,公共資源的道路命名權在政府,違規路牌“葛宇路”遂被撤下。
劉鋼此番聯系葛宇路的目的,顯然與官司或維權無關:“我想收藏他的這件作品,包括路牌、美院處罰的紅頭文件、照片等等。”我很驚訝他對于當代藝術新生力量的這份捕捉嗅覺。雖說劉鋼在藝術圈的地位,堪比他在法律界的影響力,但我原以為他只專注于經典繪畫的收藏。
您已閱讀10%(358字),剩余90%(333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