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可能覺得我肯定是收拾行李箱的老手了。我當了三年時裝編輯,每年近四個月風塵仆仆奔波于世界各地,應是準備行囊的行家里手:能即刻備好隨身行李,立馬投入工作的“大拿”。
非也。我至今仍無法收拾妥當自己的行囊。不管是工作還是休閑,我總是“丟三落四”。抵達目的地后,發現自己帶的鞋在旅途中不知怎么就變得不合腳了,于是只得把所有與之搭配的行頭都忍痛割愛掉;白襯衫這類穿了10分鐘就得熨燙的衣服我不是多帶就是沒帶。我帶了羅紋針織上衣,卻忘了“相得益彰”的內衣。該死的,我總是忘帶必備行頭,如睡衣、牙膏或是每天都要用的焗油膏(抹了它,不至于象布賴恩?梅(Brian May)的樂隊隊員的頭發模樣)。
我沒有備足所需要的行頭,相反,抵達目的地后,總是發現無用的東西帶得太多。一出差,自己就會不由自主、無可救藥地幻想著憧憬中的而非真實的生活:每天需要散步(超過20步),因此需要準備些舒適衣服。而與之相反的是,我裝了一大堆超高跟鞋以及怪異的時尚潮裝(讓我頗為另類與不自在)。盡管出行前自己會再仔細研究出差地的天氣,但所帶衣服似乎總是牛頭不對馬嘴:赴巴黎女裝周時,巴黎的天氣燥熱氣悶,自己卻拿了厚實風衣與粗花呢短上衣;去陰雨綿綿的愛爾蘭西部城市戈爾韋(Galway)出差時,我卻沒帶防雨外套。
您已閱讀27%(534字),剩余73%(140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