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官方話語體系中,“一帶一路”被認定是“倡議”,而不是“戰略”。之所以有此強調,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中國不愿意“一帶一路”被外界認為具有政治、安全方面的含義,而是旨在推進中國與沿帶沿路國家互贏互利的經濟工程。故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特意強調:“中國愿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但不會干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更不會強加于人。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也有學者呼吁不必諱言“戰略”。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薛力曾在FT中文網發表題為《“一帶一路”戰略是大國陽謀》的文章,認為“一帶一路”是新一屆中國政府確定的對外關系頂層設計,是有規劃、有落實手段、全面系統、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的對外關系整體性策略,因此不妨大大方方稱之為“對外大戰略”。
因此,當我們談論要不要用“戰略”一詞來界定“一帶一路”時,“戰略”一詞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政治、安全;二是頂層設計。頂層設計好理解,至于賦予“一帶一路”以政治、安全內涵,就是視“一帶一路”為實現某種政治、安全目的的有效工具,如通過“一帶一路”下的投資使與中國有主權爭端的國家“噤聲”,或是使它們與中國建立更加友好的聯系,而不是站在美國一邊牽制中國,等等。
您已閱讀18%(588字),剩余82%(264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