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一個中國中央政府已經寫入重要文件的重要決策。但是在實踐中,它往往走樣。一個原因是,各級地方政府總是覺得自己有好心,就一定能辦好事,看到了不公平的事情就要去干預,結果卻制造出更加大的扭曲和不公。在老小區中加裝電梯,就是這一類的“民心工程”。
之前20年里,中國各大城市建了很多沒有電梯的多層住宅,而現在城市人口老齡化又很嚴重,比如杭州目前60歲以上老人就占20%以上,這些人有一部分住在沒有電梯的多層住宅里,上下樓梯的確很不方便。所以,城市管理者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給無電梯的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這樣的政策動議在不少地方都有,比如上海也討論過很多次,也有不少先行試點的政策。最近有報道稱:杭州市政府正式確定在上城和江干兩個區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先行試點,并認為這是一個“民生工程”,為此還要動用公共財政,補貼每部電梯20萬。
那么,這樣的政策真的是一個普惠于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嗎?
您已閱讀23%(404字),剩余77%(133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