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宏觀經濟調整之下,東北經濟困局近年引發會持續關注,近期北京大學林毅夫團隊《吉林報告》再度引發討論熱潮。東北經濟能否破局?經濟學能夠提供什么幫助?東三省經驗對于中國改革有何啟示?FT中文網近期組織《爭議東三省》專題討論,編輯事宜聯系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自2014年以來,關于東北經濟困局的話題幾度被海內外媒體熱炒。而近日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林毅夫團隊發布的《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吉林轉型報告”)再次一石起浪,引起社會各界對如何振興東北經濟這一話題的廣泛討論。
“吉林轉型報告”認為,吉林省經濟發展面臨的根本性問題與東北地區一樣,即發展戰略違背比較優勢型發展戰略,這妨礙了對其經濟增長潛力的充分挖掘。報告指出,對于吉林省而言,符合比較優勢的工業化必須遵循先輕工業后重工業的順序。“吉林轉型報告”特別建議吉林省打造五大具體產業集群來實現未來經濟結構轉型,包括大農業產業集群、大健康產業集群、現代輕紡產業集群、現代裝備產業集群以及以新能源、新材料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融合型產業集群。
您已閱讀17%(478字),剩余83%(237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