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數字代幣不斷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市場的持續升溫也伴隨著種種爭議和擔憂。數字代幣究竟風險幾何?是投資風口,還是一種新型網絡詐騙?FT中文網近期組織“投資數字代幣”專題,編輯事宜,聯系閆曼 man.yan@ftchinese.com。
最近,一位長期炒股的朋友突然宣布不炒股,改炒各種“幣”了,不但炒幣,而且還能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初始數字貨幣發行),“最少十倍的收益”,他充滿樂觀地向我表示。我問他為什么如此有信心,他回答說,這可是“區塊鏈”(Blockchain)的技術,還有薛蠻子等大咖一起投資呢。事實上,我的這位朋友并不是先知先覺者,區塊鏈和ICO早已成為坊間流行的“熱詞”。3月16日,中國智能合約創新平臺量子鏈(Qtum)開始ICO, 在5天時間里籌集到價值1500萬美元的比特幣和以太幣。當然,這絕不是因為這些佶屈聱牙的詞匯開始變得老嫗能解,而是它們點燃了中國人民對“發財致富”的一貫熱情。然而,一旦這種熱情過度,就不免令人生疑,對大眾而言,ICO這到底是難得的機會,還是另一種陷阱?
ICO的實質:一種面向公眾的直接融資
您已閱讀14%(489字),剩余86%(303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