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在美國獨立日發射洲際導彈后,國際社會圍繞著對朝制裁又在進行幕后協商。由于此次朝鮮導彈的射程正好覆蓋美國的阿拉斯加州,而且金正恩稱這是送給“美國獨立日的禮物”,顯然,平壤研發洲際導彈的目的主要是用來對付美國。但鑒于導彈發射時間也是在“川習通話”后幾小時,其對北京的“示威”亦顯而易見。
在朝鮮發射洲際導彈后,美國進行了譴責,國務卿蒂勒森呼吁全世界必須行動起來阻止這一全球性威脅,表示美國將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更強硬的措施”,要朝鮮為此次導彈試射負責。駐韓美軍司令則發出“停戰開戰在一線之間”的戰爭威脅。華府之所以對朝鮮這次導彈試射反應強烈,乃因平壤踩到了美國的“紅線”。盡管華府聲稱不對朝鮮劃“紅線”,但這個“紅線”是存在的,即朝鮮進行第六次核試爆以及發展能夠打到美國本土的彈道導彈。之前美國預估朝鮮的遠程打擊能力在三年之內可以打到美國本土。但從此次發射洲際導彈來看,朝鮮的遠程打擊能力要比美國預估的快,說明朝鮮的導彈技術水平有比較快的提高。
中國則和俄羅斯就朝鮮半島問題發表了聯合聲明,兩國建議朝鮮作出自愿政治決斷,宣布暫停核爆試驗和彈道導彈試射,美韓相應暫停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也即中方一再強調的“雙暫停”。上述主張可以說兩邊不討好,美國不會停止軍演,朝鮮也不會停止核武器的開發進程。
您已閱讀25%(543字),剩余75%(163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