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臺灣出生、美國受教育,林夏如曾是高盛集團亞洲區最年輕的合伙人。過去的投行工作,讓她以香港為家,操盤亞洲投資決策。在香港移交主權20周年前夕,她寫下身為一個臺灣移民,對香港的觀察和期許。)
1992年我只身到香港,一轉眼已經25年。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日對我來說是特別有意義的,那時候有些人雖然因為回歸而出走移民,但我因為加入投資行業而決定把香港當做自己的家。這是個改變我人生的決定:我在香港進入互聯網風險投資行業、也成為三個香港小孩的媽、后來進香港大學念政治經濟學并開始做老師。我清楚地記得,在回歸前夕,盡管香港政府更迭和對“一國兩制”實驗充滿著不確定性,但大家的心情非常樂觀,因為“港人治港”終于要實現了,而當時沒有多少人擔憂2047年以后的事情,只期盼“高度自治”得以成功實踐。
二十年時光飛逝,今年7月1日林鄭月娥就任香港行政長官(特首),她是香港歷史上首位擔任這一最高長官的女性,理應贏得掌聲。然而,在這樣歷史性的時刻,日益極端化的香港社會并未有多少歡呼與喝彩。香港的行政長官并不具備廣泛的民意基礎,林鄭月娥自身的受歡迎程度亦有限。事實上,今天不少香港年輕人們認為香港價值和自主性早已經被侵蝕、“兩制”早在2047年到來之前就已經不復存在。
您已閱讀11%(528字),剩余89%(414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