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剛就“一帶一路”倡議舉辦了一次峰會,該倡議是經濟一體化的極為大膽的嘗試。這個旨在改善橫跨從中國到歐洲整個歐亞大陸的海上和陸地交通連接的龐大項目,已經安排了將近1萬億美元的投資列表,后續無疑還會有更多投資。(想要了解這些項目,可以看看英國《金融時報》去年就該倡議涉及的一些港口、鐵路、公路和輸氣管道所制作的交互圖。)盡管有過坎坷的開始和現在正陷入停滯的投資支出,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完全可以為“一帶一路”貼上“世紀工程”的標簽了。
中國舉辦此次峰會的意圖是為“一帶一路”計劃爭取支持,當然也是為了促使它希望通過“新絲綢之路”相連接的國家共同提供融資。因此眼下正是提問的好時機:中國及其潛在伙伴國應該期望“一帶一路”實現什么。
人們不應該指望得到傳統的財務回報。盡管基礎設施可以大大提升經濟生產率,但并不能保證相關方會得到令人滿意的回報份額。交通運輸設施當然是可能賺錢的,港口和輸氣管道可能比公路更容易實現這一點,但據報道中國自己的開發金融機構預計很多項目會虧損。
您已閱讀24%(431字),剩余76%(135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