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2015年的全民炒股,到2017年的全民炒房?!熬诱哂衅湮荨币恢笔菄裥闹械膱棠睿百I漲不買跌”的心態充斥著整個樓市,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亞當與夏娃效應”,越是限購、禁止的物件,人們越要得到手。購房者的瘋狂“搶著上車”,開發商的齊捧地王,政府越挫越勇的樓市調控,他們各自行為背后存在怎樣的心理?“樓市心理調查”系列深度報道為讀者多視角分析房價暴漲后參與各方的“扭曲”心理。本文為該系列文章最后一篇。
買房人、政府、房地產商,從買到賣所形成的鏈條中,實際上每一環都抱有相同的期待:房價緩慢上漲,但是每一環在實際運行中,卻都不期然地造成了動作變形——開發商下注于整個產業的經濟支柱作用而不斷高價出手買地,買房人自認為識破了政府“越調越高”的調控方式而不管不顧地瘋狂搶上車,而政府雖有痛下控制之心卻也要顧忌整個經濟社會的正常良性運轉……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立場,但每一方都出自自身的利益角度出發,螺旋般將房價越推越高。
除此之外,其實還存在一股環繞夾雜于三者之間的一股重要力量,近年來甚至被認為是房價上漲的最核心因素——錢。
您已閱讀13%(464字),剩余87%(314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