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此次法國總統大選最與眾不同的特征,是它給法國建制派帶來的巨大挑戰。前保守派領導人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和阿蘭?朱佩(Alain Juppé)在法國共和黨(Republican)初選中徹底落敗,而極不受歡迎的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ois Hollande)被迫退出角逐——現任總統弱勢到不競選連任的地步,這是頭一次。讓建制派的潰敗成為定局的是,前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Manuel Valls)在社會黨(Socialist)初選中敗給了更激進的伯努瓦?阿蒙(Beno?t Hamon)。
這股反現任浪潮呼應了在英美出現的反叛——最近造就了英國退歐的公投結果以及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但這也反映了在法國普遍存在的對政治黨派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本身是過去反建制派民粹主義傳統的一部分。上世紀50年代民粹主義政客皮埃爾?布熱德(Pierre Poujade)的口號——“把混子踢出局”(Sortez les sortants),同樣很適合作為2017年大選的座右銘。
如今動蕩已經成了此次大選的決定性特征。在2016年底時看似會輕松取勝的法國共和黨候選人弗朗索瓦?菲永(Fran?ois Fillon),在諷刺性報道見長的報紙《鴨鳴報》(Le Canard Encha?né)曝光其涉嫌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里,把議會津貼轉為家庭福利后,陷入丑聞之中。
您已閱讀34%(608字),剩余66%(120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