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促使德國人對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其中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核武器政策。媒體揪住了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s)成員羅德里希?基塞韋特(Roderich Kiesewetter)發表的一則含糊聲明,他稱,如果特朗普領導的美國“不再想提供核安全保障,歐洲就仍需要一把核保護傘”。之后,《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一位發行人又在火上澆了桶油??紤]到俄羅斯重整軍備和英法單薄的武裝,讓我們考慮一下“不可思議之事”——我們“自己的核威懾”。
實際上,從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成立初期起,德國人就一直在考慮這件事,更不用說第三帝國(the Third Reich)研究核項目的科學家了——他們在希特勒譴責該項目是“猶太人物理學”時不得不停止了研究。
二戰后,戰敗的德國曾通過建立令全世界羨慕的民用核工業,來隱蔽而小心地開展核研究。其目的不是為了悄悄溜進擁核國俱樂部。在西方國家還在觀察希特勒的繼任者們的表現、同時東方國家還視他們為頭號敵人之時,成為擁核國是被嚴格禁止的。其目的在于未雨綢繆。對民用核能源有用的東西,對軍用核能源也有用。
您已閱讀28%(540字),剩余72%(139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