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匯率操縱國么?答案要看對匯率操縱國的定義。不過,對于某一刻注定會有人抱怨德國龐大而持久的貿易順差,我們不應假裝吃驚或憤憤不平。去年,德國經常項目盈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達到9%,其絕對數額為全球之首。
為什么德國會有如此巨大的順差?比較膚淺的答案是德國不再擁有自己的貨幣,因此就不能調整名義匯率。這一答案否認了背后的內在原因。在歐元區危機期間,德國堅持歐元區整體推行財政緊縮。此外,德國還在憲法中規定了平衡預算。這使德國公共部門不能出現赤字,因此無法抵消私營部門產生的盈余。德國結構性盈余的根源,在于兩方面原因的結合:一方面是嚴格的財政規定;另一方面在于,為應對歐元區無能的危機管理所產生的影響而推出的必要舉措,壓低了歐元匯率。
當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國家貿易委員會(National Trade Council)的主席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表示“隱性德國馬克……被大大低估”時,他說得是有道理的。而當他表示“德國與歐盟(EU)其他國家及美國的貿易中的結構性不平衡,凸顯出歐盟內部的經濟不均”時,他也說對了。
您已閱讀28%(485字),剩余72%(122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