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爭議、疑慮和擔憂。經濟學家是大選中的悲劇英雄之一。出于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對美國長期經濟健康的考慮,86%經濟學家反對特朗普。對此我曾寫過一篇文章《為什么經濟學家反對特朗普當選》來解釋他們的理由。經濟學家自認為自己超脫黨派偏見和個人價值偏好,他們對國家繁榮負有責任,于是他們用公開信和媒體各種方式警告選民說,以排外、種族歧視和反對自由貿易來煽動民粹主義的人物,一旦當選將破壞美國長期經濟。
特朗普最后還是當選了。盡管很多人說給特朗普一個機會,不過,從我觀察媒體網絡或直接接觸來看,經濟學家中鮮有樂觀者。大多數抱著無奈、擔憂和走著瞧的態度。一個美國同仁和我說:別對特朗普抱希望,此人朽木不可雕(not teachable)。克魯格曼等更干脆,他們警告說特朗普將帶來美國史上空前的政府腐敗。
為什么經濟學家的苦口婆心或義正詞嚴沒有說動選民?或者再進一步,為什么特朗普能成功當選?對此媒體上有不少評論。不過這些事后諸葛亮的分析,筆者認為都不如大選前著名自由派導演摩爾(Michael Moore) 7月份寫的那篇評論《為什么特朗普將贏得選舉的五個理由》那么透徹和精準。我當時讀了后非常震撼,我想任何弄懂這次美國大選的人一定要讀摩爾那篇文章,那是美國的《隆中對》。
您已閱讀18%(542字),剩余82%(254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