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針對現今“民怨沸騰”的樓市,中國最高層做出了一系列最新的“重要批示和部署”,從某種意義上說,意味著自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制定的、以去除行政限制、鼓勵購房的“去庫存頂層設計”的終結。此次“去庫存新政”的失敗,也再次提供了一個重新檢討房地產市場和住房供應模式的機會。“樓市之惑”深度系列報道意在梳理自1998年大規模房改啟動歷程和房地產市場發展史,使得讀者在住房政策、房改及樓市發展的歷史比較和反思中,獲取曾經被忽視的更多啟迪。本文為該系列報道第五篇。
日前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以及“2016年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及10月下半月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這兩份中國樓市最重要的統計報告,使自去年實施的“以去庫存為綱”的樓市“頂層設計”,再次備受“煎熬”。
去庫存為何事與愿違?
您已閱讀6%(378字),剩余94%(611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