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NAFMII)今年9月23日正式發布信用違約互換(CDS)和信用聯結票據(CLN)業務指引,并同時發布了修訂后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CRM)相關業務規則。這一消息在金融圈引發熱議。而在10月31日,首批CDS正式在銀行間市場開展,涉及到10家銀行機構的15筆交易,名義本金達到了3億元。根據發布的聲明來看,中國推出CDS是為了更好地分散風險,并促進市場的良性發展。聽說過2008-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或是看過電影《大空頭》的人或許都對CDS敬畏三分。 那么,什么是CDS?中國為什么在現階段推出CDS?投資者能使用CDS做什么?CDS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何積極意義?本文旨在討論這些問題。
什么是CDS?CDS的特征及用途
CDS 是一種雙邊場外交易合同,基本要素包括起息日期、到期日期、期限、參考資產、本金、價格等,相當于對參考資產(貸款或債券)的保險。與保險不同的是, CDS 的買方不一定擁有參考資產的所有權,參考資產無需作為真正的交易工具由賣方轉移至買方,而僅僅是作為價值參考。與債券不同的是,CDS只包括了信用風險而不需要考慮利率風險。
您已閱讀13%(485字),剩余87%(313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