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明年1月入主美國白宮的是誰,這位新的美國總統都需要處理好中美關系——這一世界上最復雜、最有爭議且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如果中美兩國政府不能協作找到減少相互猜疑和避免沖突的方法,東亞地區(甚至全球)的和平與繁榮很有可能開始走下坡路。
很多美國人——包括今年兩位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和唐納德?特朗普——似乎視中國為美國國內緊迫問題和海外利益日益受挫的主要源頭。他們將320萬美國就業崗位的流失歸咎為對華貿易,指控中國政府對美國企業設置嚴苛的市場準入要求。此外,中國公司也被認為有大規模侵犯知識產權的嫌疑。部分美國人認為中方因其作為(或不作為)而需要對朝鮮半島核危機、敘利亞僵局、美俄關系惡化和中美南海局勢緊張等負責——至少負部分責任。他們還把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倡議看成是中方精心策劃的,不惜以損害美方利益為代價來增強其地緣政治影響力的戰略。
相應的,一些對美國的負面看法在不少中國民眾和決策者中似乎同樣盛行。他們認為,奧巴馬政府的所謂“重返亞洲”戰略實際上是美國企圖打壓中國崛起的托辭,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們指控美國政府支持“港獨”和“臺獨”運動,慫恿菲律賓和越南就存在爭議的島嶼問題與中國對抗,并讓其軍艦在中國主權水域游弋,從而導致南海局勢進一步緊張。他們還懷疑總部設在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和官辦非政府機構在鼓勵和資助破壞中國政府的活動,批評美方對中方投資的不友好態度,以及不惜以損害中方出口產業為代價,逼迫人民幣升值。
您已閱讀27%(609字),剩余73%(163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