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起,一些國際媒體關于中國將在吉布提建設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的報道不絕于耳,起初,中國官方表態比較委婉。2015年11月,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正面回應,稱中國將在吉布提建設一個后勤基地,以保障中國軍隊執行國際維和、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此后,兩部委多次在例行記者會上向國際社會發布中國在吉布提建設海外設施的進展,并回答記者提問。目前,中方在吉布提保障設施的基礎工程建設已經啟動,中方已經派遣部分人員開展相關工作。據國際媒體報道,根據吉中兩國簽署的協議,中國首個海外軍事基地將于2017年落成,它將成為中國軍隊在境外的首個常駐據點。
事實上,關于中國將在海外建設軍事基地的說法早已有之。“冷戰”結束不久,美國南方司令部就曾指出中國正試圖利用世界各地的貿易港口設施來控制戰略關卡;2005年,美國國防部一份名為《亞洲能源的未來》的內部報告稱,中國正在東南亞國家實施“珍珠鏈戰略”,即稱中國正通過各種方式取得軍艦海外停泊基地,主要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柬埔寨、泰國等國家的有關港口或機場,這些國家在地圖上連起來像一串珍珠;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南海局勢緊張、島嶼島礁建設推進以及興建海外軍事基地傳聞得到官方證實,國際上對于中國即將建成首個海外軍事基地的報道和猜測不斷增多,有的甚至使用“恐慌”一詞。在一些人看來,建設海外基地已成為中國走向霸權主義的標志。
問題是,海外軍事基地真的意味著霸權主義嗎?其實不完全是。一般而言,霸權主義是指某些國家借助本國強大的實力踐踏或威脅他國主權,強制他國接受本國政治體制、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或意識形態等,企圖支配和控制所在地區甚至整個世界。霸權主義是與主權原則相對的概念,表現為一國公然違反國際社會公認的國際關系原則,將本國實力拓展到他國主權范圍內,形成某種不公平、不平等的國際關系甚至是支配關系。顯然,海外基地并非霸權主義的必要條件,更不是充分條件,而是需要實事求是地分析海外基地的性質。如果海外軍事基地建立在強制的基礎上,具有進攻性質,意在控制某一地區,干涉他國內政,那么海外基地就成為推行霸權主義的工具。反之,則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