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在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和《環球時報》之間的所謂的“書信事件”,在中新關系史上頗不尋常。它突出體現了中新關系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反射出中國外交呈現出的一些新狀態和新趨勢。分析并反思這些問題和趨勢,不僅對處理磕碰中的中新關系有益,也可啟發對中國周邊外交的一些思考。
此次“書信事件”體現出的最直接的問題,是雙方在“這一事件的關鍵到底在哪里”這一根本性問題上,出現了認知的錯位與溝通的障礙。羅大使認為《環球時報》的報道存在事實性錯誤:新方并沒有在不結盟運動峰會上提南海問題或南海仲裁案。他因此想通過他所知道的事實來駁斥這篇報道,以便讓《環球時報》、中國政府和民眾、甚至關注這一事件的其他國家,了解事件的真相。
但是,《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最關心的卻似乎并不是羅大使所謂的事情真相,而是新加坡在不結盟運動峰會上表現出來的針對南海問題的態度和意圖。胡總編也為報道的真實性進行了辯護。但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真正想和新加坡說的是,新加坡在南海問題上做過頭了,已經損害了中國的利益。
您已閱讀15%(440字),剩余85%(241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